• 开云手机版app下载官网苹果 |
  • 校友网|
  • 网上办事大厅

首页

学术报告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南开大学朱彦民教授来校讲学

作者: 文学院 发布时间: 2018-10-15 浏览次数:
分享:

1013日,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彦民教授应邀来校讲学。在文博北楼713学术报告厅,朱彦民教授作了题为“《诗经豳风七月》之新解”的学术报告。文学院部分教师、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朱彦民教授梳理了《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的古今注疏,依托诸多文献进行考据,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新见解。他认为,“七月流火”不应视为天气转凉之意,而应解作天气炎热为宜。《豳风七月》是一首反映周时周地周人农事的诗篇,“七月”应是周历七月,相当于夏历五月,五月天气逐渐炎热,并非转凉;《豳风七月》中,与“七月流火”并列而行的“八月××”、“九月××”、“十月××”等诗句,月份后所加之物皆与农事、物候、天气有关,并无一个与气候相关,那么,单独例外地将“七月流火”解释为大火西下之天象,显得不通情理;纵观《诗经》全篇,虽有诗句以星象表示时间,如“三星在户”、“月离于毕”等,但这些诗句皆未既言天象再缀以具体时间,若将“七月流火”中的“流火”解释为天象,则违背了《诗经》以天象代称时间的习惯,会造成语言上的冗余。

报告结束后,朱彦民教授就《诗经豳风七月》中的相关内容、论文写作时如何将文献考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问题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朱彦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

(责任编辑  王晓伟)

 

Baidu
map